經濟實質法案制定原因
2017年11月,一份被稱為“天堂文件”(Paradise Papers)的財務報告遭曝光,眾多政要、名人和商業領袖的離岸利益被揭露。(其中包括特朗普內閣成員,甚至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等各國名人政要。)
有錢人利用免稅離岸殼公司避稅問題,引發全球憤慨。歐盟行為準則組織(Code of Conduct Group)迅速行動,對包括開曼、BVI在內的稅收政策進行評估。并于2017年12月緊急發布了一份黑名單——《歐盟稅務非合作管轄區名單》(<The EU list of non-cooperative jurisdictions for tax purposes >)。大家熟悉的眾多避稅天堂島嶼都在其中。
為摘掉黑帽子,免遭制裁 ,這些國家及地區只能按照歐盟要求,趕緊“自查自糾”。
經濟實質法案出臺國家
當前已出臺經濟實質法案的國家及地方有:開曼群島、英屬BVI、百慕大、馬紹爾群島、根西島、澤西島和馬恩島等。
經濟實質法案實質要求
從事“相關活動”(relevant activities)的“相關主體”(relevant entity),從2019年度起需要滿足“經濟實質”要求,每年度向當地稅務機關就其符合“經濟實質”要求作出報告
1、“相關主體”及“相關活動”
相關主體:
①非在地公司
②有限責任合伙組織
③根據開曼公司法注冊的外國公司
相關活動:
①控股公司業務
②集團總部業務
③知識產權相關業務
④分銷和服務中心業務
⑤金融業務(銀行、保險融資租賃、基金管理)
⑥航運業務
2、如何證明“經濟實質”?
一般原則(以開曼為例):
(a)控制及管理來自該司法管轄區;
(b)在該司法管轄區擁有與公司經營范圍和規模相匹配的員工,經營場所,及相應的支出;
(c)在該司法管轄區開展產生主營業務收入的活動(CIGA)”
經濟實質法案帶來影響
1、提高了公司運營與合規成本
1)運營成本:聘請當地員工從事業務活動,在當地召開董事會
2)合規成本:聘請律師對公司進行合規性出具法律意見、協助合規
2、稅務合規
離岸公司實體運作:不管是在哪里有實體,離岸公司空殼運作的時代過去
3、公司信息更透明
經濟實質法案逾期處罰
開曼罰則
1)第一次未滿足10000開曼島元(約$12000)
2)第二次未滿足100000開曼島元(約$120000)
3)連續兩年未滿足后被起訴至法院強制停業
BVI
違反《BVI經濟實質法》的實體或負責人將受到處罰,包括罰款、罰金、監禁和/或吊銷(視具體情況而定)
經濟實質法案應對方案
1、滿足實質要求
首年:
經濟實質分類
經濟實質申報
若需經濟實質,需采取措施確保符合要求
架構變更,優化方案,最低限滿足經濟實質要求
次年以后:進行年度報備
2、改變稅收居民身份、選擇其他司法區
選擇稅務低的稅居身份或公司,如:香港、新加坡、阿聯酋、納閩、塞浦路斯
注意:
需要結合業務架構、公司間關聯交易等方面綜合考量稅籌方案,法律合規;
改變稅居身份,也要獲當地稅局批準,否則經濟實質法不能避免。
卓信企業服務承諾
2. 卓信所有代理業務報價均在協議簽署前一次性報價,業務代理過程中絕無任何隱形收費
3. 卓信絕不向他人泄漏客戶信息,如因本公司泄漏而造成的客戶損失,卓信原因承擔相關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