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KYC?
KYC全稱know your customer意思是充分了解你的客戶,即當銀行、信托、保險等金融機構向客戶提供服務時,會審查賬戶的實際持有人和實際受益人,以確認客戶是否符合反洗錢法律和反恐怖融資的監管要求。
KYC的重要性
KYC最早由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在《關于防止利用銀行系統進行洗錢的聲明》(1988年)中提出,現在KYC已經成為反洗錢領域的基本制度和金融機構與客戶建立關系的基本要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明確表示,金融監管機構需要請求并授權這樣做。
一個相對完善的KYC機制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客戶識別Customer Identification Program(CIP):包括收集、核實和保存客戶身份信息記錄,并根據已知恐怖分子名單檢查客戶;
客戶盡職調查Customer Due Diligence(CDD):識別和篩選風險過高而無法與其開展業務的客戶;
入盡職調查Enhanced Due Diligence(EDD):對高風險客戶進行更深入的盡職調查,以收集更多信息并深入了解客戶活動,從而降低洗錢等金融犯罪的風險;
簡化盡職調查Simplified Due Diligence(SDD):簡化盡職調查適用于一些低風險客戶,如小儲戶。
美國的KYC要求
美國反洗錢的主要立法是1970年的《銀行保密法》,它是美國懲治金融犯罪法律體系的核心立法。隨后頒布了包括《美國愛國者法案》在內的法案,以補充和修訂《銀行保密法》,從而彌補其漏洞并加強其實施。
《銀行保密法》的立法目的是遏制秘密外國銀行賬戶的使用,并通過要求受監管機構提交報告和保存記錄,查明進出美國或存放在金融機構的資金和金融工具的來源、數量和流通情況,以便為執法部門提供審計線索。
《銀行保密法》由20章組成,其主要內容是規定金融機構有義務向金融犯罪執法網提交各種類型的記錄和報告,包括與貨幣交易、外匯和金融工具進出口有關的報告。該法案還授權財政部要求美國或海外的特定金融機構滿足特定的報告要求,例如報告賬戶的實際受益人。同時,該法案明確禁止以逃避報告義務為目的調整交易結構。違反銀行保密法的后果非常嚴重。
不同國家的KYC法規有不同的要求
澳大利亞:《2006年反洗錢和反資助恐怖主義法》(AML / CTF法)使KYC法律生效。2007年《反洗錢和反資助恐怖主義規則文書》為適用法律的權力和要求提供了指導。
加拿大:加拿大金融交易和報告分析中心于2016年6月更新了相關法規,以識別個人客戶并確保符合反洗錢和KYC法規。
印度:2002年,印度儲備銀行為所有銀行引入了KYC標準。2004年,印度儲備銀行指示所有銀行確保在2005年12月31日前完全遵守KYC法規。
新西蘭:KYC法律于2009年底頒布,并于2010年生效。KYC對所有注冊銀行和金融機構都是強制性的。
英國:2017年反洗錢條例是英國KYC的基本規則。
美國:根據2001年美國愛國者法案,美國財政部長于2002年10月26日最終確定了該條例,KYC對所有美國銀行都是強制性的。
隨著全球監管機構提出越來越多的監管規定,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除了建立KYC機制外,還需要實施合理的KYCC措施。
什么是KYCC
KYCC全稱know your customers’customer充分了解你的客戶的客戶,就是說,通過識別其客戶和活動,確定其收入來源,并確保其不參與洗錢和資助恐怖主義犯罪,以便更詳細地識別客戶。
在一定程度上,KYC還不足以發現嚴重的有組織犯罪活動,缺乏有效管理信用風險的問題。KYCC是全球監管機構提出的更高要求。金融機構建立KYCC機制,研究客戶與誰做生意,可以確定客戶資金的來源和合法性,以及是否存在第三方洗錢的風險,從而有效減少洗錢和恐怖融資的出現。
為什么需要KYCC?
KYCC機制使銀行能夠更全面地評估客戶是否合法,以及他們業務中的每個利益相關者是否真實。每個國家都在加強關于洗錢的法律和條例,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必須確立其客戶活動的合法性。KYCC要求金融機構進行持續的風險審查過程,因此它保護了金融系統的完整性,提高了合規措施的安全水平,但同時增加了金融機構投入的精力和時間。
KYC和KYCC是金融機構打擊洗錢或資助恐怖主義的有效防御措施。今后改善KYC,優化KYCC,使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和金融機構的運行效果得到很大提高。在滿足客戶基本需求的同時,客戶可以有更多的選擇,通過技術體驗更高效、更快捷的國際金融服務。